第126章 儒道之辩-《我十世帝王身份被曝光,灵气复苏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陛下!”听得皇帝之言,当即有学者站出来拱手而拜道,“黄老之学的渊源可追溯至皇帝、伊尹,远宗彭祖、老子,其要旨是清静无为,不尚贤、不尚争、顺应天道,以无为治天下——本朝自高皇帝开基以来,经留侯张良、丞相陈平的倡导,施政一向以大家无为之术为原则,高皇帝除秦苛政繁法,立法以简约民三章,不扰民、不兴事,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、百业兴旺,从而有了我汉家五十年的太平,因此,无为而治实为我汉家治理天下的思想大本,这是轻易变不得的,变则生乱哪!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那依照您看来,汤武究竟该如何做呢?”有人站出来询问这位道家学者道。

    望着继续缄默不言的卫绾,老太太继续说道:“我听说你近日总教太子读那些个《论语》、《礼经》之类的儒书——老太太我不喜欢这一套,我大汉本以黄老无为之术治理天下,推崇的是黄老之道,不是儒道!”

    皇帝微微沉吟了一番之后,径直伸手示意刘彘道:“那么你说,有什么矛盾的地方?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对于皇帝的问询,卫绾依旧是那副略显淡然的神情:“道不同……不相为谋——微臣不通老子,所以,并不知其有何矛盾!”

    “有为……就是要更新变法!”儒家学者认真的解释道,“兴礼崇德、上尊圣王、外攘夷狄!”

    “父皇!”还没等两位太傅答话,刘彘反倒是敢作敢当的站了出来道,“儿臣只是因为课程混乱、教义矛盾,才独自在苑中散步,想清静的思考思考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下好了,针尖对麦芒,搞个水落石出!”太子刘彘很是高兴的连连点头着。

    “不过……刘彘这家伙还真是有点儿本事——他之前所说的清静的思考思考,我们并不知道真假,若是真的,那就说明他的确是敏而好学之人,可若不是如此,清静的思考只是他临时胡诌出来的,但是即便如此却依旧能够引发此次的事件……如此看来,这样的刘彘貌似更加的可怕一点!”

    “启禀太后,窦婴在殿外求见太后,据他禀报,临江王刘荣不幸在中尉署投缳自尽了!”一位内侍进内禀报道。

    “总感觉这个老太太一直以来都喜欢指手画脚的,心里一点儿逼数都没有!”

    话未说完,皇帝便很是不敢置信的望着自己所选择的太子道:“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而后,也不等卫绾答话,便直接拿定了主意道:“我想着……让汲黯去当太子洗马——这个人是世家功臣子弟,行事一丝不苟,把太子交给他管,我信得过!”

    对于自己的儿子之言,皇帝在考虑了一番之后,将这个颇为棘手的问题直接甩给了太子的第一个太傅卫绾道:“卫绾,这件事情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正当屏幕前的观众们在讨论这些的时候,屏幕之中画面一转,第二天的学者之争已然开始。

    屏幕前的观众们在吐槽着老太太的行为,屏幕之中却是蓦地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……

    “你竟敢乱扯本朝之事?”

    对于此人之言,那位儒家学者就连一丁点儿的异样神情都没有流露出来,他所要做的,只是借此机会趁胜追击道:“高祖皇帝起兵推翻秦王暴政,行得就是大有为之革命,这才创下了我汉家的千秋大业,这难道不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仁善之举吗?既然是,那么后之为君者,就为什么不可以不断革新、有所作为呢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你你你你……你……”被辩的哑口无言的道家学者除了“你”字外已经不知道究竟该说些什么才好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