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走了这许久的时间,前面的山路上走动的那些多采摘蘑菇的村民们也渐渐没了踪影,在加上现在又不是什么特殊的节庆日子,也没有人过来寺庙上香,因此好长一段的路上,竟然就只有韩玉凤她们在马车在走。 封潇月透过晃荡的车帘缝隙,看着外面绵延往远处的山路,心中默默盘算着还有多少时间能够抵达,韩玉凤坐的也十分无聊,便把旁边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包袱给打开来。 “这里都是我闲下来的时候,自己手抄的两本经书,那些庙里头的大师们不好凡尘中的金银俗物,拿这个送给他们,他们或许会更高兴些。到时你便亲自把这两本经书送给方丈,方丈便也不好意思什么点拨也不肯给你了。” 韩玉凤说着,将手中的经书给封潇月递了过去,她定睛一瞧,上面写着的,并不是自己现代时常瞧见的什么菩萨心经之类的印度佛教诸佛,却好像是另一个神。但是实际问题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,反正都是一样的宗教信仰,和相同的背书抄书的程序,封潇月倒也不至于觉得局促。 看过之后,封潇月便把手中的书给韩玉凤还了回去。点头淡笑着感谢,“多谢母后这么费心周全,儿媳记住了。” “嗯。”韩玉凤随口应了一句,又把经书下面的那个扁方的盒子取了出来,“但是虽说这里的人个个清高,但到底还是身处尘世中的凡人,香火钱还是必不可少的。” “这里面都是些价值连城的金瓜子,一会儿哀家便用你的名义将它赠送给云隐寺,你可得记住了,你究竟欠哀家多少人情,日后一笔一笔可都是要还的。” 韩玉凤嘴上如此说,但是像她这么个对金银器物十分看重的人,这回可如此豁出去拿来给封潇月做人情,便足以看出她究竟是下了多大的恒心,最后又怎么可能会稀罕封潇月的回报。 封潇月给他说的一愣,心中暗叹,韩玉凤瞧着不像是好相处的人,实际心思却比世人都更容易看透,就算嘴上时常没有什么好话出口,却比那些口蜜腹剑暗中陷害的人围在身边要好得多。 “太后说的,儿媳句句都记在心上,儿媳定然不会忘了太后的教导与大恩。” 恰好在此时,韩玉凤刚心满意足地应了一声马车,却突然停了了下来,小云掀开帘子一瞧,原来外面已经到了一片桃林。 这片桃林已经过了结果的时间,满树都是绿油油的叶子和时不时渗透出来的桃脂,乍一眼看着不仅不美,还有些略丑,只有两三颗嵌在远处桃树之间的石榴,还红红火火的开着几朵没有凋谢完的花骨朵,勉强挽救了一下此处的风景。 “启禀太后娘娘,皇后娘娘,此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片林子就横在了咱们必经的路上,走到是可以走,不过可能会有些颠簸,还请二位娘娘恕罪。” 马蜂手上拿着马鞭,犹豫的下了马车说道,而后跟在马车后边的十几个侍卫,便分散在了马车的周围,先前走在大路上,光明正大的自然不怕有人过来刺杀,但是此处之繁叶茂,实在叫人看着很不安全,他们会因此行事也是在情理之中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