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学乃身之宝,儒为席上珍;君看为宰相,必用读书人。”叔孙通摇头叹息,“这天下间,怕是只有太子殿下,才能够信口颂出这等经典佳句来。” “也只有太子殿下,是真正为天下士子着想,绝不拘泥出身,这是天下士子之幸事啊!” “可不就是。”孔甲坐到叔孙通对面,“太子所作所为,直到今日我才看懂一二。” “先是印刷和造纸,接着又是标点符号,又是汉语拼音,再又有启蒙书籍,太子这一年多来的布局,就是为了能够让天下士子,都有书可读,能读懂书做出了一系列准备和努力。” “可笑我等只是看太子表面的做派,就断言太子的秉性,着实太不应该。” “正是!”叔孙通感慨着说道:“我在得悉太子殿下所诵诗文,仔细研究良久,说句不孔夫子你不爱听了,太子所为,即便是孔圣人在世,怕是也难做到如太子这般!” 孔甲身为孔圣人后代,听了叔孙通这话,竟是连连点头,“正是如此,叔孙先生所言,与我所想完全一致,只可惜太子殿下不收徒弟,否则我定然要拜入太子门下。” “我亦何尝不是这么想的,唉……”孔甲这边一开头,叔孙通也忍不住一阵唏嘘,两位当世大儒,竟然为不能成赵熠之徒,长吁短叹起来。 事实上整个咸阳城中,如孔甲和叔孙通一般想的,还大有人在,众人都因为赵熠在自家所诵的三句诗文,心潮澎湃。 而赵熠此时,却对咸阳城中,众人对他的敬仰,丝毫不以为意,此时的大秦太子殿下,正望眼欲穿,等待着来自咸阳城外的消息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