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境少年 第五十一章 这条泥鳅叫白水-《他有一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见他这么有诚意,余真意就收下了。

    养魂草,他略有耳闻。

    人是有三魂七魄的,这东西,对神魂很有帮助。

    道经《云笈七签》卷五十四云:人有三魂:一曰胎光,太清阳和之气;二曰爽灵,阴气之变;三曰幽精,阴气之杂。

    一魂:胎光,此为三魂之主魂。判断一个人死亡就是丢了胎光,胎光丢,则命不久矣。有的人幼年受过惊吓,伤到胎光,出现的心悸不安、焦虑抑郁等症状可能持续多年难以恢复。

    二魂:爽灵,主人与外界沟通的本领,或者说人机敏的反应程度。爽者,快也。许多人心思机敏,随便提出一个日子,他能够迅速说出那天是周几。这是无法用逻辑推出来的,是一种天赋的本能。

    若爽灵丢失,人的智力会降低。想要提高智力,则需治这个灵。人体有几个穴位,如胸口的“灵墟”,腕上的“灵道”,脊柱上的“灵台”,经常揉捏这些穴位能促进小孩子智力发育。

    三魂:幽精,幽精决定人的生育能力,也决定了所爱之人会是怎样。人们常说的“被勾去了魂”,这里的魂指的就是幽精。人们经历过痛苦的时事情,往往痛不欲生。

    “失魂落魄”,便是因为伤了幽精之魂。

    这养魂草,不管是对于凡人,还是修士来说,都可以养好神魂。修士可更上一层楼,凡人可延年益寿,开拓神智。余真意收起来之后,跟白水告别,踏浪回到了岸边。

    彩云正在等他,余真意是这几天看书才知道的。

    原来鬼分戾鬼、冤魂、鬼、幽灵。

    所谓戾鬼,人在青壮年时期,气血方刚,偶然凶死,诸如摔死或斗殴、打假突然致死。这类死亡,三魂七魄紧紧相抱,有时显灵害人或摔打器皿,或发出奇怪的声音等,道家称“戾鬼作崇”。

    冤鬼是指被人暗害死亡,属于不正当的死亡,魂灵不散伺机报仇或洗冤。所谓鬼,是指人死后魂飞魄散,就是魂之精气与魄之灵性合二为一,道家称之为“鬼”。鬼性奸诈,多做坏事,不做好事,不受人们喜爱。

    彩云就是一只冤鬼,在鬼怪中,法力算是中等。

    不如戾鬼,却又比一般的鬼强点。

    人之精灵叫鬼,山之精灵称妖,水之精灵呼怪,山风瘴气唤魔。世上存在妖魔鬼怪,时常出来作崇,大者危害朝廷,小者危害人身,所以几千年来道家非常注重降妖伏魔之法。

    余真意拍了拍彩云的脑袋,笑道:“过些时候,再给你找来一门上好的鬼修法决。”

    彩云点点头,搂住了余真意的手。

    这件事,其实是很难的,如今的修行界,对妖怪还算不错,对鬼却是很不友好。

    在道经中,鬼和神,往往是并称的。

    道经里面,除了修炼成仙的仙人之外,还有“神”。儒家常将鬼神并称,但是却不言仙。道经却神、仙、人、鬼都谈的。何为鬼神?有大儒云:“鬼神者,二气之良能也。”

    《周易》也说:“知鬼神之情状”。

    足见儒家是承认有鬼神存在的,否则你怎么“知鬼神之情状”?既然说“知鬼神之情状”,前提就是有鬼神。一般的人死之后,魂升而魄降,灵魂归于泰山,或言蒿里,或言酆都,或言北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