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章 失控-《神豪UP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集资租城市地标的大显示屏、搞无人机灯光秀,甚至租直升机等原本只在言情电视剧里才能见到的景象,如今也已司空见惯。

    并没有经济来源的青少年,会盗用父母账户,或借用他人身份证进行网贷,为偶像集资打榜、送应援礼。

    甚至有农家孩子将关乎生计的买种子钱也拿出来应援,这种动辄千万元的集资,并没有完善的财务监控,因此挪用公款、做假账乃至卷款潜逃等事件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比如之前的选秀节目《青春有你3》,投票环节设定为只要购买指定乳制品并开盖扫码,粉丝就能为偶像投票。

    于是粉丝们整车整箱的买奶拧盖投票,然后将奶大量倒掉。还有粉丝会大量购买偶像亮相的当期杂志,却只付款不要求发货,以此推动销量。有饭圈为艺人集资买一期杂志,销售额甚至会高达两千多万元。

    与许多人想象不同,饭圈文化在组织性上并不盲目,反而因为对偶像的爱,形成极大的向心力和行动力。

    它的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和分工,粉丝们各司其职,为偶像做各种工作。唯一与一般公司不同的是,大多数基层粉丝没有工资可拿,还得往里倒贴。社交网络对粉丝有着精准操控,进而形成全面剥削,压榨着粉丝的时间、劳动、钱财乃至身体。

    如果一个团体的方向是错误的,那么它组织性和向心力越强,就会在歪路上走得越远,破坏力也越大。

    饭圈的体系从不单纯,在日常行动中,饭圈也有相当严密的战术,甚至形成巨大的精神控制。

    比如在引导粉丝骂战时,为让自家粉丝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,高级别粉丝就会有意采取虐粉,以各种贬低性话语刺激自家粉丝,驱使他们更加疯狂地投入精力与财力。

    为实现这一目的,他们不惜对部分自家粉丝进行各种污名化,打榜不努力、捐钱少、应援不积极的粉丝,会遭遇歧视、围攻甚至网暴。

    国内的饭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棒子国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诞生早期的偶像产业和饭圈文化。三大娱乐公司和三大娱乐颁奖礼相继诞生,电视台也推出各种打榜类节目,渐渐形成偶像体系。

    粉丝们为应援各自偶像,开始以专属的颜色、名字、官方周边来区别阵营,形成饭圈文化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