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个人的作用!-《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其实说起来吧,与国际最前沿接轨,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没卵用的东西,但是这种习惯,是非常可怕的。因为你会发现,在那边随随便便一个早上的查房,可能都会弄出来好几个就没有任何团队去做过的思考题和方向。”

    “你只要肯下工夫,肯去做,就能够做得出来东西。不像我们这边,只有很少数的一些人,专门去研究哪些空缺没人去做才去做。”

    “要知道啊,他们是选择最有意义,最接近前沿,最热的话题去研究的,去探索的,所以非常容易出东西,而且出的都是好东西,不像我们现在,这样东边走一步,西边走一步的随意走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系统化的思维和习惯,是真的,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,曹晓和又举了一个例子:“就我跟着的两个博士生,他们两个都是非常优秀的博士生,肚子里藏着的隐藏课题不说有十个,但是七八个肯定都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这些东西,都是他们说过,但是教授们不重视,或者说没兴趣的课题和方向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试着想一下啊,就他们两个人,如果毕业之后去了其他地方,是不是随随便便就是带着一两个课题过去的?这就是差距,或许有一些天赋上的差距,但更多的还是习惯性的差距。”

    “在很多地方,只有很少的人去做科研。”

    “而在有的地方,是很多人都在习惯性地用科研的思维,来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。用我遇到的一位老师的话来说,这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。”

    “本科生更擅长用已有的答案去解决问题或者套用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研究生,不管是硕士研究生也好,博士研究生也好,优秀的研究生都会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曹晓和说完之后,又是摸了摸头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正面地讲他不看好曲宏盛教授的大跨步,但也是说清楚了自己的意思。

    陆成三人正好走到了梓园路和人民路的交叉口,陆成邀请道:“师兄,师姐,我们要不回创伤中心那里随便坐一坐?然后再聊一聊?”

    “好!”曹晓和与方泥馨都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今日之后,就是下一个月了,下个月他们三个要同舟共济,自然要好好地商讨一下,到底该怎么办。

    不过,走了两步之后,曹晓和还是继续追问道:“陆成,你也讲一讲你的看法呗。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一个士兵的宿命,与带领他的将军,其实有很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如果遇到了一个好的领导,转向了一条正确的路的话,会一片坦途。虽然若是走得曲折了点,未必就是一片荆棘,但是肯定会有诸多的困难,在发展的过程中,充满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。

    曲宏盛教授作为代主任,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,但是陆成等人,也需要有自己的打算才行。

    陆成笑了笑,说:“师兄,师姐,我就不卖关子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我个人觉得啊,曲教授现在的打算,和之前闵教授,也就是我师父给我们留下来的摊子,并不冲突啊。”

    “曲教授也没说不重视临床,只是更加倾向于把发展的方向倾斜于科研而已。这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而重视临床,这也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说是根本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,我觉得啊,曹师兄,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啊。你所说的科研实力相对薄弱这一环,科研习惯相对不好这种说法,是对于整体而言呢,还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呢?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,刘俊教授在科研方面的想法,在科研上的造诣,京都的骨科虽然强,但肯定不会是所有人都比刘俊老师强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其一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科研习惯,科研思维,做科研,与做临床只有时间上的冲突,不存在理念上的冲突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我觉得,曲宏盛教授这一次,把我,方泥馨师姐,还有曹师兄你,我们三个安排在一起,其实是有非常重要的道理的。”

    陆成说到这里,离方泥馨和曹晓和稍微远离了点。

    方泥馨和曹晓和都奇怪地看了陆成一眼,暗自说陆成说话就说话,刻意走开干嘛?

    陆成继续说:

    “临床的话,我可能比你和师姐要好一些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