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四镇乱象-《崇祯之军火大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除了极个别人,绝大部分官员和将领都被崇祯下狱,更可怕的是抄没家产和发配辽东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尤其是地方的巨商和富户,更是惶惶不安。

    他们打拼了几辈子才积聚的财富,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听说了,崇祯为了稳定百姓、收买人心,开始向商人和富户开刀,没收房产、地产和现银,分给百姓。

    「白花花的银子,都送给了穷人,造孽啊!」

    「如此良田,就这么白白葬送,白白分给那些赤民,暴殄天物啊!」

    「大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如今为何舍弃士族!」

    事情愈演愈烈,分田地土改政策不仅仅在扬州府周围热议,更逐渐波及浙江、江西、湖北等省,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争议。

    此间,顾继绅(顾炎武)、黄宗羲、王夫之三人极其支持崇祯皇帝的做法。

    历史上,自清兵入关后,顾炎武投入南明朝廷,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,满腔热忱,「思有所建白」,撰成《军制论》、《形势论》、《田功论》、《钱***》,为行朝出谋划策,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,从军事战略、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顾炎武提倡「利国富民」,并认为「善为国者,藏之于民」。他大胆怀疑君权,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「众治」的主张。

    黄宗羲则提出「天下为主,君为客」的民主思想。

    他说「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万民之忧乐」,主张以「天下之法」取代皇帝的「一家之法」,从而限制君权,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。是一位从「民本」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,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。其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,300多卷,其中最为重要的有《明儒学案》,《宋元学案》,《明夷

    待访录》,《孟子师说》,《葬制或问》,《破邪论》,《思旧录》,《易学象数论》,《明文海》,《行朝录》,《今水经》,《大统历推法》,《四明山志》。

    王夫之则是反禁欲主义,提倡不能离开人欲,空谈天理,对程朱理学的「存天理,灭人欲」提出了批评。还指出「平天下者,均天下而已」的观点。

    这三人纷纷站出来支持收缴官绅土地,无偿分给百姓。

    极其肯定崇祯对自己开刀,将皇庄、官田分给百姓的政策。

    崇祯帝迅速给予回应,同时召三人入京,辅助太子监国。

    同时隐居在家的科学家宋应星和方以智,燧发枪专家毕懋康,火器专家何汝宾,光学专家孙云球的人,都收到了崇祯圣旨,命令他们北去进入神工院或者军火局效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