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 连翻圣旨-《崇祯之军火大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「东厂做的很好!当赏!」崇祯开口。

    「谢皇上!」

    高第眼里冒火,心道,锦衣卫的密探怎么就没有这种巧遇,莫不是王承恩专门派了人去深山寻找?

    崇祯没工夫理会高第的腹诽,他再次看向午门下方,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,递给田守信。

    田守信面色激动,连忙上前接过这个绝密的圣旨,缓缓展开,朗读:

    「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朕惟德协黄裳、王化必原于宫壸。芳流彤史、母仪用式于家邦。秉令范以承庥。锡鸿名而正位。咨尔周氏,乃原太子太保、山西总兵周遇吉之女也。忠臣之后。祥钟戚里。矢勤俭于兰掖。展诚孝于椒闱。慈著螽斯、鞠子洽均平之德。敬章翚翟、禔身表淑慎之型。军功在身。文采奕奕。夙著懿称。宜膺茂典。兹仰遵慈谕、命以册宝、立尔为皇后。尔其祗承景命。善保厥躬。化被蘩苹、益表徽音之嗣。荣昭玺绂、永期繁祉之绥。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钦哉。」

    田守信的嗓音穿透性很强,几乎每个大臣都听到了册封皇后的诏书,全都惊得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情况,突然就册封了一位新的皇后?

    这也太突然、太随意了吧。

    要知道,历朝历代的皇后,都是出身名门望族,身份显赫。即便明朝不同于其他朝代,大部分皇后出自寒门,但选秀工作也很是繁复,耗时也长,标准奇高,涉及范围非常广泛。

    明代选后,要先在全国各地海选五千名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,作为秀女。

    然后由太监逐一察看,把那些稍高、稍矮、稍胖、稍瘦的淘汰。

    继而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、头发、皮肤,「三围」,同时考察语音、仪态,淘汰掉嗓音粗浊、口齿不清、仪态欠雅者。

    接下来是精选阶段。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,再看步姿与风韵。那些脚大、腕粗、举止不端的,又遭淘汰。最终留下一千名秀女召入宫中。

    入宫后安排老宫娥,将秀女们「引至密室,探其乳,嗅其腋,扪其肌理」进行体检,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宫女。

    这三百名留宫的秀女,继续详细观察一个月,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,是否智慧贤惠。挑出五十人,由皇太后或太妃选出最优的三人。

    至此,才到了最终阶段。皇帝钦定一个为皇后或者太子妃,另外两名秀女或是封为贵妃,或是赐予财物返回家中。

    像今天这么草率的宣读圣旨册封,大明历史上绝无仅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