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陈登站起身,哽咽说道:“卑职葬送三千丹阳兵,更使得钟俊及其他士兵大败。卑职让主公失望了。” 陶谦说道:“无妨,能回来就好,能回来就好。” 王朗开口道:“元龙,刘宣之前说要见到粮食才放人,怎么先放人了?” 陈登说道:“刘宣回了营地,就告诉卑职,说不用再寻死了。卑职心想着,既然主公和刘宣达成了协议,刘宣就再不敢对卑职怎么的,甚至还得保护卑职的安全。否则,协议作废,刘宣损失必定惨重。” 顿了顿,陈登又道:“卑职就以性命要挟,说刘宣不放人,卑职就继续寻死。刘宣释放卑职,主公只是延迟几天给粮食和甲胄,卑职说主公不可能赖掉,刘宣才答应放人。” 陶谦说道:“刘宣此人,锱铢必较,答应他的粮食,自是不可能否定。” 两人落座。 陈登继续道:“卑职急着回来,乃是有要事和主公禀报。” 陶谦道:“什么要事?” 陈登郑重说道:“莒县即将落入刘宣手中,如果主公弃置不管,那么莒县的一切,都将成为刘宣的囊中之物。昔年董卓从洛阳到长安,把一切都搬走了,把所有的钱财都带走了。” “主公即将离开莒县,何不效仿董卓呢?” “这样做的好处有二。” “第一,主公损失的粮食和钱财能够补充回来。” “第二,留下的莒县一贫如洗,什么都没有,刘宣的大军进入后,马上就要面临这些问题,甚至会受到影响,导致刘宣处处艰难,无法真正在莒县立足。” 陈登的眼中,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 陶谦眼中一亮,流露出意动神色,他这一战损失巨大,如果能捞些回来,就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,而且偌大的莒县,如果操作得当,说不定还可以小赚一笔。 王朗说道:“主公不可!” 陶谦皱眉道:“为什么?” 王朗说道:“陈元龙的建议看似是不给刘宣留下丝毫的好处,但实际上有两个缺点。” 陶谦道:“哪两个缺点?” 王朗眼神肃然,说道:“第一,主公这么做了,就属于明目张胆的搜刮钱财,会被人认为贪婪。第二,会有无数百姓受到牵连,对主公的名声有所影响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