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带回来的工匠和水手,都是为水军做准备的。从现在开始,可以准备这方面的事情了,把水军尽快的组建起来。” “其余的士子,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。” “至于带回来的管宁和邴原,他们是不出仕的,而本王打算在县城内划出一片区域,单独的组建学院,由管宁和邴原主持,再招募一些大儒执教,在书院传道授业。” “至于太史慈和刘政,可以安排在军中。” 刘宣粗略的把各项事情分了条理,安排了下去。 一件件事情,由糜竺和管亥分别牵头处理。各项事情处理妥当了后,刘宣让众人退下。在刘宣准备去见蔡邕的时候,侍从来禀报说蔡邕求见。 蔡邕是刘宣未来的岳父! 刘宣哪里敢让他等着,就亲自前去迎接。 大厅中,刘宣见到了蔡邕,笑说道:“伯喈先生,请坐!” 蔡邕语气淡淡的道:“靖王真是大忙人,老夫来了黄县半个多月,至今才见到了靖王。” 刘宣正色道:“先生见谅,之前去了辽东,今天才回到黄县。” 蔡邕哼了声,继续道:“老夫不管你去了哪里,老夫这次来,是要带昭姬回长安的。今天来见你,是特地告诉你一声。” 刘宣摇头道:“伯喈先生,昭姬不能和你一起回去。” 蔡邕怒气上涌,道:“昭姬是老夫的女儿,老夫要带她回去,谁敢阻拦。” 刘宣道:“没人敢阻拦,但得遵从昭姬的意愿。” 蔡邕不屑的看了刘宣一眼,冷冷说道:“父母之命大于天,老夫生她养她,难道她还敢违抗老夫的命令不成?” 蔡邕之所以来黄县,就不愿意让女儿不清不白的寄人篱下。 女儿的心思,蔡邕明白。 事实上,蔡邕也极为欣赏刘宣,也希望有刘宣这样的女婿。但是让他的女儿做妾,蔡邕心中总有疙瘩。好歹他是当世的大儒,是有头有脸的人,怎么能让女儿做妾呢?这绝对是不行的。 刘宣看着蔡邕,道:“伯喈先生这么做,不怕招惹昭姬的埋怨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