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邴原也没有客气,一步走在前面,带着刘宣一行人进入院子中。众人在大厅中落座,邴原让人上了茶水后,便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靖王来找在下,有何贵干?” 刘宣说道:“在下来拜访,是打算请先生回北海国。” “回北海?” 邴原闻言,眼眸眯了起来。 他是第二次见到刘宣,没想到刘宣竟然提出这样的建议。 邴原忽然道:“之前在靖王的府上,靖王连数在下几大罪状。现在,殿下竟是要招揽在下,实在是令人不解。” 刘宣说道:“此一时,彼一时。当时的情况,本王若是不把情况说得严重些,先生怎么会知难而退呢?当时的话语,都是以偏概全之论,请先生不要放在心上。” 说这话,刘宣竟是站起身,揖首道:“本王在这里,向先生道歉了。” 邴原一听,连忙道:“使不得,使不得啊!” 邴原都没有料到,刘宣竟然主动道歉。 此时此刻,刘宣给邴原的感觉,又不一样了。在刘宣府上的时候,刘宣给邴原的感觉,是一个飞扬跋扈,言语犀利的人。但是眼前的一幕,却让邴原看到了刘宣礼贤下士的一幕。 刘宣说道:“先前本王冒犯了先生,理当道歉。” 说着话,刘宣又重新坐下。 刘宣表情肃然,说道:“先生来了辽东数年,如今也不知道北海国和东莱郡的情况。本王一方面是北海靖王,另一方面也是东莱郡太守,给先生说说如何?” 邴原摆手道:“请!” 刘宣说道:“自前年开始,北海国境内的贼匪,已经全部肃清。北海相孔融在任上,一方面治理内政,另一方面发展农业,更办学开课,开启民智。如今的北海国,已经是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,再无之前的贼匪袭击。” “包括东莱郡,如今也已经是贼匪绝迹,不复之前的动荡。” “此前曾有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率军数万攻打,但最终,田楷大军溃败。只是考虑到青州的局势,才没有诛杀田楷。” 刘宣正色道:“先生,如今的北海国和东莱郡,已经有了一定的力量。但是北海国和东莱郡想要发展,就离不开先生这样的人才。” 邴原说道:“靖王高看在下了,论行军打仗,在下是一个外行。论治国方针,在下也是门外汉。说到底,在下就是一个读书人。” 刘宣说道:“本王需要的,就是读书人。” 邴原皱眉说道:“读书人能做什么呢?殿下给我官职,我也不适合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