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贾诩道:“世子请说。” 刘宣说道:“在下想请先生出仕,为我出谋划策。” 贾诩摇了摇头,很是干脆的说道:“世子的好意,老夫心领。只可惜老夫身在朝廷,是有官职在身的,无法替世子效力,请世子见谅。” 拒绝的话,令刘宣无奈。 眼前的这头老狐狸,不是这么容易能收服的。 刘宣也并不气馁,微笑道:“既然先生已有打算,我也不勉强,请先生考虑考虑。我还有事情要处理,就不打扰先生了,下次再来拜访。” “世子请。” 贾诩站起身,亲自送刘宣离开。 回到大厅,贾诩看到童儿坐在火盆面前烤火,吩咐道:“童儿,火炭不能这么浪费,把还没燃烧多少的夹起来留着以后用。” “是!” 童儿很不舍的拿来了铁钳,一块一块的把火炭夹起。 几块火炭夹走,热量下降了许多。 贾诩和童儿围着火炉烤火,抵御着冬日的寒意。 童儿不解的看着贾诩,问道:“老爷,世子两次来请您出仕,为什么您不去呢?只要您答应了帮助刘宣,我们就不用受冷了,这个冬天就好过了。” 贾诩笑了笑,回答道:“你个小鬼头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老夫都不着急,你急什么?老夫得考验刘宣的耐心。年轻人少年得志,容易目空一切,狂妄自大。做人做事,最忌讳的是缺少耐心。如果刘宣能再来拜访,老夫再做打算。” 童儿想了想,又道:“您暂时不愿意帮助刘宣,那什么不去走走门路呢?听说和您一起回长安的官员去拜访了李儒,都获得了要职。” 贾诩眼眸眯起,断然道:“老夫不屑为之,日子能过就行。” 童儿似懂非懂的点头,专心烤火。 大厅中,静悄悄的。 贾诩拿出了刘宣送来的《六韬》仔细品读,神情专注,已经是沉醉其中。这套书不论是竹简的材质,亦或是记载的内容,都相当的好。 刘宣找来了这样的一本书,也算是费了心思。 “不知道,你的耐心还有没有呢?” 贾诩心中,询问了一声。旋即,贾诩又埋头读书,沉浸在书中的世界。 “咚!咚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