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(第4更,求推荐订阅) 刘宣会心一笑,他看到李儒的状态,心中踏实了,知道李儒被勾起了兴趣。事实上,刘宣提出的几点,毫不例外的说在了李儒心中痒痒的地方。 刘宣暂时没有和李儒为敌的打算,交好李儒自然是不错。他略作停顿,又说道:“第三,建议丞相擢用清流和党人,收拢人才,确立朝廷威信。” “朝廷中的官员,如蔡邕、杨彪等清流和党人,都曾党锢之祸中受到影响。丞相秉政,采纳郎中令的建议招揽他们,可谓是睿智之举。” “虽然很多人不情不愿,是丞相派人强行征辟的。但丞相厚加赏赐,以诚待人,更不吝拔擢,不管如何,他们总会有一丝感激之心。” “随着王允、马日磾、士孙瑞等人得到重用,党人、清流名士纷纷入朝为官。” “一时间,朝廷便有了威信,有了威严。” 刘宣面容肃然,道:“不管启用清流名士的最后效果如何,从朝廷的威望来看,的确让丞相在短时间确立了威望,稳定了朝局。” 李儒看向刘宣,眼中有了欣赏神色。 如果说之前他认为刘宣是吹捧他,现在李儒认为刘宣懂他。 知我者,刘宣也! 李儒神采奕奕的问道:“第四呢?” 刘宣眼中却多了一丝慎重神色,很是迟疑,片刻后才说道:“我的身体中流淌着高皇帝的血脉,是皇室中人。我来提第四点,有些大逆不道,和我的身份冲突了。” “哦,这是为何?” 李儒更加的好奇,心想刘宣的第四点是什么?刚才刘宣分析的前三点,李儒都非常的赞同,认为刘宣说在了关键点上。 一时间,李儒摸不到刘宣的思路,不知道刘宣如何判定的? 李儒见刘宣犹疑不定,微笑道:“世子不用顾忌,尤其是娶了董相的女儿,你就是丞相的女婿,还有什么顾忌的呢?但说无妨。” 刘宣深吸口气,道:“既如此,刘宣僭越了。” 此话,更令李儒好奇。 刘宣缓缓道:“第四,在于郎中令建议诛杀刘辩。” 嘶! 李儒倒抽了口凉气,眼神震惊,他没想到刘宣提及的第四点功劳是毒杀刘辩。难怪刘宣说这话不符合他的身份,刘宣是刘姓子孙,夸赞李儒毒杀刘辩好,显然不合适也不恰当。 越是如此,李儒越是赞赏刘宣。 这小子,很不错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