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时间也无法返回京城,称帝仪式时在大肆封赏也不迟。 随着苏墨做出决定,诸葛亮点了点头。 他早早就猜到苏墨会如此决定,心中也做好了准备。 他本意也是偏袒于先处理各地官员为主,可奈何他先前为军师,主要负责便是军方一事。 如今商议如此重要的国策,必须为军方说些好话。 二人见苏墨做出决定,刚刚打算转身离开,不曾想苏墨却叫住二人。 “不急着走。” “还有一些基础需要改革。” “你们二人听一听,提提意见。” 听到这话的诸葛亮和刘伯温皆是坐直了身子,来了兴趣。 苏墨总是能提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言论,对于二人而言也是收获颇丰,如今听一听这些言论也能增长二人见识。 见二人如此,苏墨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。 “首先要改革的便是科举制度。” “四大王朝各自的科举制度皆是不同,如今王朝一统,科举制度必须统一。” “先从划分制度开始。” 听到这儿,两人都坐直了身子,极为期待的看着苏墨,后者也是拿出一份文书,递给二人。 “这便是我初步规划的划分制度。” “各地按照一百分制,六十分为及格,八十分为良好,满分为状元者。” 说完后,苏墨又拿出了一份文书。 “这是各地学塾开设规划。” “各地学子所学科目也要进行改变,不能仅仅局限于八股文。” “数学物理化学等材料后续我会编制出来,由工部负责印发,全国各地皆普及。” 二人看着面前的文书,眉头紧缩,苏墨提出的话题太过于惊人,他们一时间有些难以理解。 等到二人翻阅完面前的文书,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。 其中写着的数理化,政史地,一应学科皆极为怪异。 他们先前从未听闻,其中对于各地优异教师培训的计划更是惊人。 竟然要先培养教师,而后再缓步普及各种学科。 这其中最为夸张的,便是全国统一教学标准,统一考试时间。 各地监考制度等等,不仅仅全面还极为复杂。 诸葛亮拿着文书,神情诧异的问道。 “全国各地皆要统一标准,这,这怎么做到?” “各地豪绅和旬贵如何能答应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