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至于第二点则是等待各地将军大胜归来,一同封赏。 先前为了征讨四大王朝,苏墨将麾下边军分为四部分。 由白起,赵无极,蒙武等人率军攻伐。 如今在外征战的大军还有足足六十余万。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精锐,苏墨不想寒了这些将士的忠心,故而将称帝仪式往后拖了拖。 一旁,刘伯温见无人反对,随即从队列中走出。 开始公布各地恢复民生的具体方案,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新粮的推广。 边境之地,天龙稻种早就完成,各地已然是播种下如此粮种。 早有收获。 如今要将这天龙稻种普及至大周王朝的各地郡县,以保证百姓都有粮可吃,有粮能吃。 刘伯温最开始拿到天龙稻种的一应消息,整个人都是傻的。 他万万没想到,竟然有稻种三个月便能成熟一批。 如此速度着实惊人,刘伯温先前从未听闻过如此恐怖的稻种。 当他看到了每亩地的收成,心中更是吃惊,比起寻常的丰收之年还翻了三倍。 边境之地多苦寒,少沃土,少雨水。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,往年都是被放弃的恶劣之地,决不种粮。 可如今苏墨不仅仅在这样的环境中种粮,还能弄出丰收之年三倍收成,这其中艰难可想而知。 看着一众大臣,刘伯温顿声道。 “各郡县形式不同,该如何分配粮种也尚未可知。” “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让各地郡守拿出个具体的数字来。” “粮种分配拖不得。” 他这番话说的颇为严肃,神情也极为重视。 粮食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根本不用多说。 尤其是先前大周王朝大旱,百姓颗粒无收。 今年各地百姓注定要节衣缩食来勉强度日。 身为地方官员,刘伯温一路上见到了太多的难民。 那些还在奔波逃命的百姓饿的就剩下一层皮包骨,看起来无比凄惨。 如此情景从出了边关就极为常见,一直到大周王朝帝都附近才得以缓解。 如此情况只说明了一件事,百姓们家中没粮了。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,一旦没了吃的,那些贫苦百姓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。 刘伯温也曾经见过易子而食,人命不如粮食贵。 这些惨状刘伯温不想再见一次,故而他极为着急的想要将粮种分放下去。 龙椅之上,苏墨看着神情焦急的刘伯温,心中颇为理解。 大周王朝各地百姓实在是太惨,他也颇为重视和理解,权衡一番,苏墨顿声道。 “各地郡守上报良田情况需要加快,由各将军督促。” “在此关键时刻,贪官污吏一事也需严苛彻查,不能放过任何一人。” 他在说这话时带上了内力,声音满是威慑。 大殿内众人皆是不由得打了个寒蝉,那些跟着苏墨颇久的官员都极为熟悉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