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就在各大王朝皆开始防备苏墨边军之时,各地将军也都收到了苏墨指令。 各自调派大军,按照先前制定的攻击计划,有条不紊的攻伐四大王朝。 太安城中,白起麾下十余万大军已然开始攻伐边境城池。 太安城的两个军工厂也是日夜赶工,红衣大炮和火枪远远不断的运往前线。 赵无极,程猛等人也是收到了崭新的火枪和红衣大炮。 随着各边军的装备逐渐精良起来,白起麾下已然配备了足足五百门红衣大炮,攻城效率大大提升。 可就这关键时候,一个巨大的问题出现了。 军帐之内,白起,诸葛亮,苏墨等人齐聚一堂,一份文书就摆放在众人面前,上面记录着边军这十余日的攻伐战绩。 一旁,白起颇为无奈的开口说道。 “大将军,红衣大炮不能继续用了。” “那些大周王朝的守城将军把民众赶上城墙。” “红衣大炮的威力太大,无法控制。” 这几日他麾下的将领不断提醒此事。 若是放在往前,边军只管轰炸,根本不搭理那些守军,凡是抵抗之人皆是直接轰杀即可。 可如今局势不同,众人攻城的目的是为了称帝,想要统治大周王朝,民心极为重要。 尤其是攻城后的安抚工作,显得更加重要。 一旦动用红衣大炮,这些事情都变得极为复杂。 尤其是边军后续的进展,皆会因为此事而变得难以解决。 针对如今的复杂局势,苏墨勒令边军停止使用红衣大炮,尽量利用火枪解决城中守军。 他如此下令也是因为大周王朝如今精锐部队十不存一,各地边军也都是大周王朝劝降而来。 众人攻城时,往往会出现己方部队同守城部队认识,面对如此情况,边军只需要劝导守将即可破城,动用红衣大炮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。 至于攻城最大的麻烦便是那些执迷不悟的守军,面对这种情况,火枪已经足够应付,完全用不到红衣大炮。 听着一众副将的汇报,苏墨点了点头,给众人重新下发了军令。 核心内容就是大周王朝之内,减少红衣大炮的消耗,以劝降为主,攻城为辅,尽快收拢边关各地郡县。 对于苏墨的军令,众人皆表示认同,各自传达下去。 随着苏墨改变战略,边军攻城的速度越来越快。 边境三州二十七城尽数被白起攻占。 而这其中竟然只有四座城池是依靠蛮力攻占,其他的城池皆是边军大军兵临城下,而后向主帅发送劝降书,最后再由熟悉之人出面劝降。 如此一套流程走完,一座城池便直接归于苏墨。 边军进入城池便是整顿内务,清理残余,尽早完善各地部门。 边军顺风顺水的攻城很快遇到了第一次阻碍。 在边境三百里外,大周王朝的边关重镇中,白起遇到了极为坚强的顽抗。 大周王朝的肃王萧河带着三万守军,殊死抵抗,据险死守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