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另一边。 诸葛亮从苏墨府邸离开后,便返回军工厂。 这些具体的科研技术,都是由他直接负责监督。 他刚刚返回军工厂便被工匠叫到房间。 “军师,军师!” “大将军先前让我们提炼的橡胶弄出来了!” 听到这话,诸葛亮先是愣住,而后疑惑问道:“橡胶?这是何物?” 那工匠拿出一团黑漆漆的物件放在桌面上,而后开始给诸葛亮解释。 “这便是大将军所说的橡胶,可以应用于车轴的保护和马车轮胎的制造! “据说在现在的车轮之上包裹上这个橡胶,在主干道行驶更加方便快捷!” 说完他便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。 “其他的我也不清楚,这个您的问大将军!” 诸葛亮点点头。 将相应的奖赏文件批下,根据苏墨定下的规矩,冶炼出橡胶可获得两万两白银。 对于一个工匠而言,一辈子吃喝不愁了。 前来通报之人,神情激动的带着奖赏文件离开,不一会儿又有几位工匠冲了进来。 “军师,军师,火铳的研发有新进展了!” 听到这话,诸葛亮匆忙起身,跟着工匠一起赶到工厂。 当他看见了最新研发的火铳,顿时愣住了。 原先的火铳不仅形状难看,就连操控都极为麻烦。 工匠们这段时间,不仅改良了火铳的外形,连带着激发装置也做了进一步改进。 因为合金的冶炼,他们现在已经制造出双管火铳,一次击发两颗子弹。 看着不远处疯狂忙碌的工匠。 诸葛亮好像看到了一群为了研发科技,而不顾性命的人才。 众人都为了心中的目标努力着,齐心协力。 一项项的技术不断突破,每天都是飞一般的进步。 而造成这一切的苏墨,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 他想不到,也不敢想。 在边境这样一个贫穷之地,不仅仅改善了民生,还连带着改进了科技。 这其中的难度无异于是超出他的认知。 这些新颖的名词,超前的思维理念,无一不是预示着苏墨的伟大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