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心中一直认为应当是有独门阵法一类的法宝相助。 边军数十日接触,他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,边军的确有某些特殊的阵法。 只是众人自己也不清楚,这阵法究竟有什么妙用,只清楚大将军有神仙手段。 此后他便对于苏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 他很好奇,苏墨究竟是如何做到,如此年轻便能打造出这样一只边军。 对于边境的情况他无比清楚。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,还能调教出战力如此恐怖的边军,苏墨背后的势力让他不寒而栗。 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也选择了真心辅佐苏墨。 他觉得这将是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机会,超越先祖在大周王朝地位的机会。 如今机会就在面前,他心中极为期待。 先前自己是被击败的一方,如今自己将成为以少胜多的先锋军统帅。 就在他盘算着如何立功之时,苏墨正在完善派兵布阵的思路。 他如今手中就三万先锋骑兵,外加上中军跟上的一万骑兵,可用之人不过四万。 匈奴却调集了足足百万大军前来,巨大的人数差距面前。 不仅仅要借用阵法之威,还要使用先前的勇气战鼓。 可即便如此,他也需要合理使用四万骑兵。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,对比匈奴,他们这四万人机动性会更强,匈奴只能利用骑兵围剿。 根据先前收集的情报来看,匈奴约有五十万骑兵。 其中左贤王和右贤共计拥有十五万骑兵。 王庭拥有二十万骑兵,其余零散部落大概有五万骑兵。 四万骑兵对战五十万骑兵,一旦陷入泥潭便是不死不休的厮杀,足以将骑兵活活拖死。 他拥有血煞阵,不用担心将士的体力和伤势问题。 但是过多的战马尸体、和匈奴骑兵的尸体使得地面湿滑,骑兵很难施展。 外加上如今身处冬季,地面更会直接结冰,这样会更加危险。 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苏墨多加思量,不断权衡利弊。 究竟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牵扯匈奴,还是等到尸体积累过多,直接同匈奴步战,放弃骑兵的机动性。 这两者有利有弊,于苏墨而言很难取舍。 若是选择利用骑兵牵扯,失败后还可以借助机动性离开草原,避免全军覆没。 若是选择下马步战,就是在赌博匈奴将会跟他们一决死战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