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按照大会解决小问题,小会解决大问题的逻辑,大营内的人并不多。 五郎、珊瑚宫心海,以及姜青。 姜青也知道这是个绝佳的机会。 “物资和补给上的充沛,邪眼的支持,愚人众袖手旁观,并且催促幕府加快进攻的速度·······” 以及幕府的轻视。 “如果愚人众觉得这是反抗军最后的疯狂,他们一定会一次解决反抗军的。” 蓄养反抗军是为了实验邪眼,而现在,他们已经在官面上和珊瑚宫心海达成了合作。 这也就意味着,他们所需要的数据,应该很快就能够满足了。 这样一来,反抗军就没有被蓄养起来的价值。 那就干脆的摧毁。 “他们会催促幕府的军伍,而九条裟罗刚刚来到前线,根本没办法掌握这只军队。” 珊瑚宫心海笑容明媚。 “九条孝行,根本就不敢信任自己这个养女。” 按说不至于如此的。 天领奉行主管军务,而九条裟罗是幕府的大将。 不谈能力,光是九条家这个身份,就足够她掌握前线大军了。 因为她代表的是九条孝行的意志。 这个人人品有问题是没错,但他作为天领奉行主政多年的能力也肯定是有的。 挂上九条家的姓氏,底下的军官自然不可能想要和九条孝行对着干。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 因为九条家,根本就不敢全力支持九条裟罗。 九条孝行太清楚九条裟罗对于将军的高忠诚度了。 他可以忽悠自己,忽悠任何一个人说自己并没有背叛幕府,不过是小小地利用了一下愚人众而已。 但实际情况他自己很清楚,有没有出卖幕府和稻妻的利益做事情,九条孝行是再清楚不过了。 九条裟罗显然是不会接受这种说辞的。 所以他虽然要用九条裟罗,但又不能给对方太高的支持度。 否则对方从战事之中发现了些许不对劲,回过头又要上书将军,或者干脆就放弃了九条家的姓氏,这都是麻烦。 军队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大将统领军官,军官统领将士。 如果她带着九条家的意志而来,军官们自然服从九条裟罗的安排。 但现在的情况是九条孝行故意安排了九条裟罗,她能够得到这些军官的服从,不过是表面服从而已。 实际上九条孝行自有安排,情报都是有所遮掩的。 正式战争之中突然少了两三份情报,这对于战事的影响不言而喻。 而且九条裟罗也只是刚到前线而已。 她还没有开始熟悉军务,愚人众已经开始勾连幕府的军士准备战争了。 上面的九条孝行不支持,下面的军官已经投靠了愚人众。 在这种将不知兵,兵不知将的情况下,幕府的大优势局限性很大。 这是最好的夺取胜利的机会。 愚人众打了个配合,九条孝行也打了个配合。 说真的,哪怕九条孝行换一个可以信任的将领,都要比九条裟罗好得多。 九条裟罗的能力值足够了,但她并不能够让九条孝行信任。 不被九条孝行信任,也就意味着她只能对这支军队保持表面上的统领。 这反而是最糟糕的选择。 但这就是九条孝行要的。 他一开始答应了愚人众,只是打算压迫一下反抗军,也没有想着一招就把反抗军送去重开了。 珊瑚宫心海抓住的正是这一次的机会。 九条孝行还想着留手,而愚人众已经打算结束合作了。 两方的冲突会带来最大的机会。 姜青面无表情。 他能够在计划上给予一些帮助,但有关具体的军事作战,这就不是他的长处了。 甚至说,他在五郎和珊瑚宫心海商量如何排兵布阵的时候,说出的每一句话,都是耽搁时间。 一个连军事地形都看不懂的人,没必要发表意见。 总有些人会觉得,自己只要知道了什么兵法什么战术就能够无往而不利。 姜青从无这种想法。 他是坚定的个人英雄主义支持者,坚定地推行一个人解决所有麻烦的想法。 支持他这个想法的论据,就是魔神。 这也就意味着,当他没有抵达魔神这个阶位之前,姜青应该对正式的军事战争保持缄默。 因为他是个纯粹的小白。 “真没想到你居然会这么沉默。”少女微笑着调侃道,“你对反抗军的政务有很多意见,但到了军事作战的时候,伱却一句话也不说。” “不是这块料。”姜青摇了摇头。 凝光有过单方面的教导,那一次姜青就已经意识到了,他还差得远。 对方不但经历过正常的上位斗争,而且已经掌权了足够的时间。 一次对比就可以轻易看出两个人在这方面的实际能力差距。 但好在讨论政治的门槛并不高,高谈阔论总归不是什么难题。 姜青确实有可能在某些时候给出有价值的建议,但具体到如何行动,姜青常常一语不发。 因为他也不知道。 姜青只是知道一件事情应该依靠怎样的逻辑,可如何让这件事情按照这个逻辑运转,这就不是他的能力范畴之内了。 毕竟他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,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斗争。 “那还真是有趣。”珊瑚宫心海笑眯眯地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