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咱,还能如何?” “咱时常想,若是咱,也能像唐太宗那样,文武双全,会打仗,还会治国,手底下还有一群,真正为了国家和百姓的重臣,就好了……” “可是咱注定不是,咱只是一个放牛娃,能够识字就已十分不易……” 朱老祖就这样,一点一点地,坦露着自己的心声: “咱知道咱的短处,生怕哪里辜负了百姓,因此咱上位之后,无一日敢休息。 即便到了现在,咱也每日处理大批的国事。 登基以来,三十有一年,忧危积心,日勤不怠。 可即便如此,咱…… 咱还是没能做到,给老百姓一个,真真正正的盛世啊。” 朱元璋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声。 观众们隔着屏幕,都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奈,看着朱元璋的满鬓白发,不禁更加心疼。 “先祖,您已经很用心,做得很好了……” 陆鸣回道:“您曾在八天之内,就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,共一千六百六十件,处理国事计:三千三百九十一件。 也就是说,您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,处理国事四百多件。 而这,只是您皇帝生涯之中的冰山一角。 做皇帝,能够做到像您这样,真的是楷模了。” 陆鸣毫无保留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。 在学历史前,他一直都以为,当皇帝一定会很舒服,三宫六院、妻妾成群,执天下牛耳。 可当看多了古今历史之后,他才发现…… 只有当昏君才舒服,而且撑死只能舒服半辈子。 一旦一个皇帝,立志要成为明君,不管他资质怎样,都会很累。 如秦皇汉武、唐宗明祖,他们都十分的勤政。 如崇祯,他虽然成了压垮明末的最后一根稻草,却也勤政无比。 要说历史上当皇帝最舒服的,那就要属乾隆了。 可历史上,又有几个乾隆呢? 想到这,陆鸣不禁说出了一个,客观而又冷血的事实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