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4章 核赃所寄借遍天下!-《对话古今:从永乐开始震惊全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但是,大明开国时,并没有制定针对空印的法律,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,并不知道有罪,所以一旦治罪,不能服人!”

    “第四点,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臣子很难!

    能当到郡守的臣子,都是数十年培养出来的,他们不像草木一样,可以死而复生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他们可以活过来,你去问问,他们敢么?”

    朱老祖嗤之以鼻道:“空印案和郭恒案其实一样,都是因为户部烂到了根里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尚且背着咱,横征各种苛捐杂税,更何况是地方的那些臣子?!

    至于空印过的文书,普通人是很难得到,但那些臣子的亲戚,那些士族贵胄,你认为他们会拿不到么?

    你认为他们拿到之后,会写对百姓有利的东西么?”

    “若非是咱发现了空印,你认为,还将有多少百姓受苦?

    还将有多少人,会钻这个漏洞,搜刮百姓的钱粮却中饱私囊,最后还不用受到法律的惩戒?!”

    朱元璋一字一句,质问着陆鸣。

    陆鸣心里微微一惊,在此之前,他并没有把空印案和郭恒案联系到一起——

    因为空印案的时间和所杀人数,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!

    可是现在看来,空印案既然牵扯到了户部,郭恒又是户部尚书……

    那么这两大案件,间隔的时间会不会很短?

   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郭恒案很可能就是空印案顺藤摸瓜,抓出来的最大一条鱼!

    “核赃所寄借遍天下,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”,这句在郭恒案中明确记载的史实背后,是否,也有空印案的影子呢?

   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空印案的危害范围一定是极大的。

    对了,空印既然是不成文的习惯,那就说明绝不是明初才有的,最起码可以追溯到元朝!

    可是元朝,最后又烂成了什么死样子?

    那么,那些臣子们之所以沿用的空印手法,是真正为了方便百姓。

    还是为了,方便自己?

    难道,历史上的朱元璋,就是因为看透了这点,才大杀特杀?

    陆鸣感到不可思议地看向了朱老祖,期待着他的回答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