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负责在一旁记录笔记的文员,在林老的授意下,把刚才关于朱元璋的对话,发到了弹幕和对话古今贴子里,霎时间引发了观众们的沉思。 而与此同时。 直播间画面之中。 陆鸣同样陷入了思考,从他现代人的角度来看,认为这是法律与人民的矛盾、 当对人民有害的坏事,没有被修订为法,就会出现,分明是为民除害,却饱受争议的事情。 可是,这并无法怪罪到朱老祖头上。 即便是现代,也在不断地完善着各类法律,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,法律总是在不断的完善。 这,是时代的局限性。 至于朱老祖到底有没有错,谁又能确定呢? 就在这时,朱老祖怅然开口: “咱当然知道,国法为大,私权用多了,所有人都会战战兢兢,生怕自己哪天掉了脑袋。” “可是后世啊,咱何尝不想两全其美,不想既有法可依,又能不背负暴君之名? 可咱若是顾惜个人的名声,谁又去为老百姓主持公道? 因此,若非要让咱,在法律和名声,与老百姓之间做一个选择,咱只会选择的老百姓,名声算什么?” 朱老祖叹息了一声,看向陆鸣: “你可知道,元廷就是因为臣子体系烂到了骨子里,才会导致老百姓尸骸遍野? 你可知道,就是因为他们开的这个坏头,才导致我明初也有许多臣子,明知是坏事,却不以为意,反而堂而皇之地欺压百姓?!” 朱老祖一字一句地反问着陆鸣。 陆鸣清楚,他现在要的,并不是自己的回答,只听他继续道: “当年,就有一个名为郑士利的人上书给咱,他说了四个反驳朕的点。” “这个,晚辈知道。” 陆鸣回道:“其一,他认为空印账册,盖的是骑缝印,具体到每张纸上的印迹时,并不完整,所以即使流散出去,也办不成什么事。 更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,也是轻易拿不到的。” “看到了没,郑士利说得多有道理!” 反对朱元璋的观众,立马笑着打字道: “这就是朱元璋虚伪的一面,他分明是自己嗜杀,却口口声声都说是为了百姓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