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6章 以发覆面,无颜见先祖!-《对话古今:从永乐开始震惊全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临死之前,他想起了很多,很多……

    陆鸣只手一挥,镜像之上,出现了朱由检一生的快闪。

    “大明已乱,我朱由检愿以毕生之力,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,无负我朱家列祖列宗,无负百姓!”

    这是十七岁时,刚登基不久的朱由检,在议政殿里发出的壮志豪言。

    “大明怎么会乱成如此模样,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天灾?

    到底怎样才能拯救百姓,怎样才能让他们好过一些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朱由检手握奏折,看着灾区呈上来的一份份奏报,而在烛光之中,心急如焚的画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流贼与夷虏不同,他们都是我内地的赤子,还须用招抚解散为是,不必纯用杀掠!”

    这是崇祯二年,面对天下四起的农民起义,朱由检给兵部下达的指示!

    正是因为这个方针,才让大明陆续招安了一批起义者,勉强稳住了部分局势,避免了更多的军民死伤。

    其中最大的成果,就是招安了已经坐拥六七万大军的起义军首领——

    神一魁!

    可惜,由于贯彻执行的三边总督杨鹤,没能妥善好安置义军,导致无数义军,再次反叛。

    大明天下,再次分崩离析……

    “越来越多的农民反叛了,老百姓没路活了,我到底该不该增加田税?

    增加田税,百姓苦!

    可是不加田税,不仅农民会颠覆大明,北边到底异族更是会大肆袭掠中原!

    到时候,百姓们何止是受田税之苦?

    可是……

    可是百姓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,大明再如此下去,跟那些袭掠百姓的异族何异?!

    为什么,为什么我大明会这么缺钱呢,朕到底该如何做?”

    又是一天凌晨,朱由检在御书房里急得不可开交,他始终拿不定主意。

    忽然,他眼前一亮,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:

    “对了,一年,就一年,朕一定不会让百姓受太久苦的!

    只要平定了叛军,朕一定让百姓们有好日子过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