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没错,我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,好像总是会忽略环境的原因!” “嘈,我终于知道,为什么每次我写历史主观题的时候,都特么没拿高分了,光想着人文矛盾,忘记还有环境了!” 许多学生观众都皱了皱眉头。 许多学生从抽屉里,拿出了历史作业本,修改了上面某道题的答案…… 与此同时,陆鸣继续道: “前三次“小冰河期”,导致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。 虽然这里面也包含了战争的原因,但小冰河的到来,无疑是战争的导火索之一,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了食物,就会不要命地南下。” “随后,就是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! 北方干旱导致粮食大量减产,长期的饥荒造成了无限制扩大的战乱。” “崇祯,就是站在这样一个节点之上,登临皇位,他在位期间,小冰期达到了灾变的高峰。” “再加上崇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系列错误做法,导致那个时期的百姓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的程度,达到了一个最高峰,导致农民起义高发!” “所以,崇祯皇帝才会在吊死煤山前,写下了‘任贼分裂朕尸,勿伤百姓一人’的壮语。” “农民起义?!” 听到这几个字后,朱元璋顿时心如刀绞,他就好像没听到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一样,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农民起义上! “当年元朝,之所以农民起义频发,就是因为他们的朝廷昏聩,天灾频发却不顾百姓,以至于老百姓饿殍遍地,死无葬身之地! 老百姓们没有办法,只能造反!” “难道,在明朝末年,也是如此吗?” 朱元璋泪光闪烁着说道。 陆鸣没有回答,而是问道:“陛下,您是什么时候,才决定造反的呢,又是如何看待农民起义的?” 朱元璋定睛看向陆鸣:“农民起义,非农民之罪!” “咱小时候,便和无数百姓一样,饱受元廷昏聩之苦! 然而当时,咱也只是想先活下来,咱深知自己只是一个老百姓,纵然心里有再大的志向,也得先吃饱饭! 后来,咱做了和尚,可是由于年年闹灾荒,寺庙得不到施舍,咱被主持遣散了出来,不得已又做了乞丐,只为了图一口饱饭吃!” “从那时候起,咱便已经起了,要改变命运之决心!” 朱元璋的神色越发严肃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