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就是不知道,为什么现代有那么多懂王,总是试图想要推翻我们华夏人自己的英雄,真当宋元明清的老祖宗都是傻子吗?” “没错,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,我是觉得李世民很可以的! 除了始皇帝,我最爱的就是李二凤!” 越来越多的观众刷新了对李世民的想法,一个已经做了几十年皇帝的男人,为了为后世扫平边患,而御驾亲征,他怎会不顾及百姓而生! “好,不愧是李二郎,此乃雄文也!” 杨广畅快笑道:“看来,李渊的子孙,的确创造了有利于后世之功绩! 既如此,朕也放心了……” “不仅仅是李渊的子孙!” 就在这时,陆鸣突然话锋一转。 杨广不解,正要发问,却听陆鸣斩钉截铁道: “还有隋文帝,杨坚之子——杨广!” “朕?” “没错!” 陆鸣说道: “在后世流传着一句话,唐借隋运三百年! 此话虽然有夸张和恶意抹杀大唐功绩的成分,但在很大的程度上,隋朝的确为盛世大唐创造了一定的根基!” “唐朝,发展了您的科举,且的的确确利用了隋朝开凿的运河,实现了快速调兵,巩固天下一统,攘外安内的志向!” “若是没有运河,大唐要想屡屡发动对外战争,必定劳民伤财无数! 因此,虽然在杨广一朝,劳民无数,但后世的皇帝和百姓,也全都享受到了杨广,和隋朝百姓带来的福祉!” “因此,大唐之功,甚至于后世所有皇帝建立之功勋,百姓享受之福祉,皆有隋朝百姓和皇帝的一份!” 陆鸣非常反对“唐借隋运三百年”这种以偏概全的话,这简直是在抹杀大唐皇帝和百姓的努力。 难道一个人呕心沥血,将祖上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了,功劳就得全归祖上不成? 但是,要说大唐没有沾光那也不对,毕竟运河之功,可堪千古。 因此,陆鸣十分客观地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。 杨广闻言更是激动无比:“也就是说,大隋虽亡,但朕所期待建立的那些基业,都由后世完成了?!” “没错,有唐一代,不修长城! 盛唐时代,只有我攻异族,从无异族攻我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