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西吴的荒唐,让百姓更愿意换个地方生活,马蓁蓁的工厂附近最近又建起一片小屋。 有百姓来工厂寻生计,也有百姓主动去开垦荒地。 马蓁蓁坐着马车路过,每见到一个新盖起的小屋都会忍不住让车夫停一下。 看过之后,她笑着与魏小草说道:“还得让爹娘再找找朱大帅,我这块地儿,怕是码字要不够用了。” 应天城道路平整宽阔,路边还有公共厕所。 这里还有百姓都可以上的学校,孩子从一岁就能进幼儿园,六岁再去学校启蒙。 据说启蒙的大儒,普通孩子和权贵子弟都是一样的老师。 这样的条件,谁不心动? 马蓁蓁的工厂园区处于整个应天的北边,已经算是郊区中的郊区,都出现这般热闹的景象。 回家后,听马氏说,现在城中每日来来往往人数极多,空闲了多年的房屋最近都售卖出去了。 “真的,我瞧着路上全是好几辆马车一起,拉着重重的行李。”朱小二回来后,也比划着,“好家伙,一个连马桶都拉着!” “什么马桶啊这么好用,搬家都还忘不了。”朱小四嘴里嚼着肉肉,含糊不清的还要跟着感慨。 “瞧着也没什么特殊的,就是个更宽大的木桶。”朱小二还要比划,被朱标一筷子敲在手上:“食不言。” “哎,聊聊天嘛。”朱小二虽然这样嘀咕着,但也没再多说什么。 马蓁蓁知道她大哥不是不让人说话,而是觉得吃饭的时候说起马桶什么的,有些倒胃口。 毕竟白日里这一大家子各忙各的,等吃完晚饭,她二哥还要去练箭,朱标自己也要去读书,也基本没什么时间聊天。 只吃饭这会儿,大家放松,能说些什么。 见无人吭声,而朱标脸上逐渐浮现些不自在和后悔,马蓁蓁轻咳一声:“大哥,不知道爹什么时候能有空回家一趟?” “你找爹有事?”朱标好奇问道。 马蓁蓁点点头,说起自己今天去工厂看到不少新建的房子:“之前不是说,我的水泥和火药桶在战中有贡献,要论功行赏嘛。” “我想问问他,能不能多划一些荒地给我。”马蓁蓁吐吐舌头,“我那快住满了。” 她规划的工厂是很大,但附近预留的住宅区却不太够了。 还有荒田……不得不说现在的百姓真的肯干,只要你同意,他们去开荒便有使不完的力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