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马蓁蓁:…… 不是,她才六岁,她不能玩手木仓! 这玩意,就算她不太懂,这瞧着也不像是明朝的火铳了。 看起来,跟现代警察的配木仓几乎都要一样了! 马蓁蓁目瞪口呆,手指颤抖着,也没敢真的扳动扳机。 毕竟后世禁木仓的禁的太彻底,马蓁蓁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摸到这玩意儿的一天。 她叹了口气:“我也不懂这个,明儿找个用过火铳的来试试,看看区别吧。” 见那丰匠人多少有些失望,马蓁蓁笑着夸赞了一顿,又给他在月俸之外额外发了一笔奖金。 丰匠人顿时喜的见牙不见眼,马蓁蓁状似无意的问道:“这个东西,产量如何?一个月能做出来多少?” “哎,小姐您算是问到点子上了!这个小的用了大半年的时间,才琢磨出了这一把,便是想复刻,至少也得半年才能做出另一把。” 说起这个,丰匠人还有些不好意思。 马蓁蓁却是长长舒了一口气。 那还好,那还好,还不算太逆天。 等到第二日,朱元璋带了个熟悉火铳的人来试新火铳,马蓁蓁敏锐的察觉,这个东西虽然看起来像是现代的木仓,但不管是准头,还是子弹的威力,都还相差甚远。 她更是松了一口气,但那边,朱元璋和火铳营的人却已经是欣喜若狂。 可在知道做工时长后,朱元璋忍不住催促道:“为何这般慢?就不能半个月……一个月做一把也好啊?” “这个,这个……”丰匠人被朱元璋气势所迫,吓的直结巴。 马蓁蓁帮他说道:“爹瞧着这个不难,但内里结构复杂,每个小零件都要单独锤炼,而且相差分毫便会出错,慢工出细活嘛。” 朱元璋不舍的把那新火铳摸了又摸,最后也只能同意:“那便先做着,能多快做多快,能做几把做几把。” 马蓁蓁却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。 一年两把的话,明年打陈友谅的时候……嗯,还是只能用老的火铳了。 她也难免有些失望,思来想去,还是问丰匠人愿不愿意带个徒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