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将起名之事告知马氏后,马氏顿了一下,点头道:“玉福这名字不错,你今日出来,也算遇福了。” 马蓁蓁也很高兴。 尤其是当她发现玉腰还能认识简单的字之后,更觉得赚了。 之后,经过简单的测试,马蓁蓁有些惊讶的发现,这些流民还真不错。 或者是识得几个字,或者是身体素质很是不错,但转念一想,她也明白过来。 若是没有一点儿家中底蕴,或者身体不够强健,怕是走不到目的地,便要横死在半路了。 像是玉腰,估计原本家中要么是个地主,要么是个商户,只瞧她言谈举止也能看出,出身并不太差。 原本被娇养着的姑娘,还能一路护着才出生的妹妹到应天,也不知路上吃了多少苦。 将工厂中的事情筹备的差不多,马蓁蓁母女便回了家。 只是没想到,朱元璋今日也有时间过来了。 见到马蓁蓁,他便一把将人抱起,又笑眯眯去捏她的脸:“爹应下了生产铜钱的活计,蓁蓁啊,有没有什么建议?” 马蓁蓁:啊? 不是,她和她爹难道真的心有灵犀? 之前她还想着这事儿,准备写日记呢,结果她爹就从朱元璋手里接了这个活。 眨巴眨巴眼睛,马蓁蓁好奇:“爹是要做宝源局的大掌柜吗?” “宝源局?”朱元璋一挑眉,只觉得这名字不错,便点头,“对!就是宝源局!” 他那铸铜钱的机构,以后就叫宝源局了! 金银宝贝,财源滚滚,好名字,多吉利的好名字啊! 马蓁蓁也没察觉他爹的小心思,只以为朱元璋已经定了那生产铜钱机构的名字。 她兴奋的按住朱元璋的肩膀,激动的说道:“爹可想过,那铜钱上要印什么?” 时下的铜钱形状都是一样,天圆地方,圆形的铜钱中间是方形的孔洞,也便于百姓用绳子将铜钱拴起来使用。 “字的那一面,就写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