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本来他想认朱熹做个祖宗被屡次拒绝,看那个朱家就怎么都不顺眼。 来了个朱熹的对头,朱元璋肯定要多关注一下。 马蓁蓁却一下坐直了小身子,惊奇问道:“永嘉学派?” 说完,她又喃喃,“对,现在还是元末,永嘉学派在温州那一片应该还有些人……” “永嘉学派怎么了?”朱元璋好奇问道。 马蓁蓁回过神来,这般那般与朱元璋说了一顿,最后道:“旁的也就算了,但据我所知,这学派的人多数是踏踏实实做事的,而且对行商很是推崇。” “行商?”马氏也来了兴趣。 她最近操持铺子,贩卖蜂窝煤挣了些银子,当下正在兴头上。 马蓁蓁如数家珍一般的与父母说道:“像是最有名的水心居士叶适叶文定,曾是纯熙年间的榜眼,去世后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‘文定’。” “他的‘水心学’算是完成了薛季宣、陈傅良对永嘉学的构建,认为‘既无功利,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’。主张‘通商惠工,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,流通货币’。”(《学习纪言》) “说起止斋先生陈傅良,为官在任期间,做的最多的便是推广水车,施人粪肥、牛耕等农业技术。” “至于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艮斋先生薛季宣,更是反对空谈义理,强调‘步步着实’,注重研究田赋、兵制、地形、水利等世务。” “其分支永康学派的龙川先生陈亮,当初曾与朱熹进行过一场‘王霸义利之辨’的辩论。他认为,那种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。” 因为上学时候有段时间对事功学派很感兴趣,马蓁蓁还真研究过一阵子。 朱元璋和马氏也是通读诗书之人,又是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,自然明白马蓁蓁话中的意思。 沉默片刻后,朱元璋却是摸着下巴思索:“怎么感觉,刚才蓁蓁说的那些个名字,我似乎好像大约,刚刚听过呢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