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们必须得做改变。 不然商贾卖不出东西,那就只能等死了。 明初的工商业,其实还是很繁荣的,某种程度上是沾了元朝的光。 元朝是相对重商的朝代,加上各个汗国据有四方,因而元朝无论是陆上,还是海上贸易都发展的很蓬勃,工商业在这段时间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,虽然经过战乱,工商业有一定的萎靡缩减,但经过十几年的修养,也在渐渐恢复元气。 只是这种恢复是暂时的。 随着朱元璋将全部精力放在对付北元,在洪武三年、七年、十四年,陆续关闭各地市舶司,又接连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,大明海上的贸易基本处于中断。 眼下通向西域的道路,又被蒙古汗国控制。 大明某种意义上来讲,已经主动或被动,停止了与外界的一切商贸往来。 不过工商业本就处于恢复阶段,正常而言其实影响不大。 只是在跟郭桓有过一番交流之后,夏之白也是猛地惊觉了一件事,就是这次‘郭桓案’,朱元璋为筹集后续北伐的军饷,基本会对天下富农商人地主进行一波釜底抽薪。 没有资本没有钱,民间工商业别谈发展了,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。 而朱元璋本就轻视商人,如今民间工商业恢复期的税收红利,也会在这种‘大洗劫下’被抹干净,民间工商业在朱元璋的心中,本就不高地位,今后只怕会彻底一落千丈。 工商业发展也将直接倒退。 他原本是想借着这次热闹,给城中的商贾宣扬一下,让他们视野放开点,不要太执着家庭作坊,要与时俱进,精力合作,一起壮大工商业,结果现在反倒更像是,给将要彻底陷入低迷甚至是萎靡的工商业,留住一点火种了。 夏之白也有点哭笑不得。 心中也不由暗骂一声,帝王的丰功伟业害人不浅。 夏之白提醒了一下明日的注意事项,就让方墨等人早点下去休息了。 回到客房。 夏之白褪去上衣,坐在凳子上,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,一边喝着,一边整理思绪。 怎么拯救大明将要突然死亡的工商业。 思来想去。 夏之白只想到了一个办法。 砸钱。 但他现在也实在是囊中羞涩,盐铺才刚刚踏上正轨,煤炭还是亏本经营,全靠盐业输血,纺织业还没着落,他现在就是孙猴子,也变不出救市的钱。 这钱还是只能找朱元璋借。 只是以老朱的守财奴,多半不愿意借的。 沉思良久。 夏之白取出一张纸,在上面列了一些东西,想了一阵之后,又一一的划掉了。 最终,纸上只留下了两个数字。 0→1。 知识改变命远。 最终靠得住信得过的只有数学。 只是一般的数据,已经‘诱惑’不了朱元璋了。 得上猛药上大剂量。 必须要让朱元璋真正意识到,他目前的简单粗暴一刀切,这种做法是错的,而且是大错特错。 当然全指望朱元璋是不行的。 商贾也得自救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