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耶律大石就仿佛是赵桓在漠南的一个封疆大吏一样,定期送过去钱、食物,甚至还会送一些武器。 耶律大石这个人可不是普通的武将,他是辽国的进士出身,可谓是文武双全。 俗话说得好,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。 俗话又说,拿人手短,吃人嘴软。 从赵桓那里得到了那么多好处,这个读了圣贤书的耶律大石内心还是有些感激宋国皇帝的。 当然,这种感激只是停留在浅层上。 并非像赵桓真正的臣子,愿意为他赴汤蹈火。 虽说不愿意赴汤蹈火,但更不愿意看见宋国被金国大垮掉。 因为耶律大石未来复国,还指望赵桓的扶持。 在这种关键的时候,出兵攻击金国的西陲,对于耶律大石来说,也并不算什么,就当是练兵好了。 这三年来,耶律大石在漠南的草原上可以说是励精图治。 凭着赵桓给他的资助,他很快发展壮大,除了原本跟他一起西迁的敌列部、乌古部,先后又征服了以前臣服辽国后背叛出去的草原部族。 例如漠北的阻卜部(鞑靼人),克烈部等等。 耶律大石这一次带了多少人? 六万大军! 有人建议耶律大石先不要轻举妄动,等金国和宋国真正打起来了,两败俱伤了,再东进收拾金国。 这个提议被耶律大石断然否决。 且不说金国和宋国是否会真的展开大规模战争,即便打起来了,凭他这六万人想要去打金国,光复大辽,是绝对不可能的。 他还需要宋国皇帝更多的资助。 现在若不对金国施以掣肘,宋国那位皇帝必然会将所有的资助全部切断。 一旦少了宋国的资助,耶律大石本身养这么庞大的军队,压力会非常大。 金国对他一直锲而不舍,欲除他而后快。 所以,在未来的几年之内,他是不能缺少赵桓的资助的。 其实,连耶律大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他拿赵桓的钱已经拿上瘾了。 就像一个原本很独立的成年人,突然每个月都有人给他十万块让他尽情潇洒,久而久之,这个人就会失去独立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