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时间,我心神的震动更强烈了。 这里,就是穴眼?! 至少,如果用两仪定穴法,这里就是穴眼所在! 只是为什么,如此之大风水之山,并没有出现天光下临,地德上载的景观? 如果不是刚才的巧合,雪块塌陷,出现了虾须的情景,我就错过这峰顶,去别处寻找了…… 到时候三四天都会打了水漂…… 思索了几秒钟,我想到了另一个缘由。 太极之处凸起,代表此山生气为阳,并不能完全说明,这里就是穴眼,只能说明,穴眼就在附近。 而在两仪定穴法之中,立穴处才会出现口角,虾须,蟹眼,金鱼。 这就意味着,实际上,那块岩石才是穴眼!? 我又匆匆回到了岩石之前。 打量了岩石半晌,我又发现了一些细节。 整块岩石,是微微凹陷进去的,两侧稍稍往外延展,以至于岩石是往里弯曲。 这就是口角! 而在岩石左右两侧,各有一处凸起的角形。 这是蟹眼! 岩石正中心下方,虾须流淌下来的水,从两侧汇聚而来,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。 那水潭约莫巴掌大小,极不起眼。 若非是我刻意靠近去找,压根找不见…… 在那巴掌大小的水潭中,寄生着一尾拇指大小的金鱼,指甲盖大小的蟹,以及半透明的虾。 我喉咙发干,仰头看了岩石许久,尤其是后皇姊山那几个字。 怪不得,这山岩没有出现异象。 它竖在这山顶左侧,月华和星光根本照射不到这里,只会从旁侧洒落。 又怎么出现异样? 只不过,穴眼就在这里,入口又在什么地方?! 按道理来说,这岩石就是入口。 可这么大一块岩石,人怎么可能钻进去? 仔细的看了许久,我没有看出来缘由。 强忍着心急,我在原地踱步,思索五绝地书的内容,想着对策。 鬼使神差的,我往左侧的山峰看了一眼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