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追悼会结束,并没有让苏文宸消沉下去。 反而让他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方向。 回到铁道部家属院。 苏文宸表面的平静很快被内在的紧张取代。 灯光下。 他再次沉浸在那些资料中,做最后关于盐碱治理效益的报告,金羽鸡和速生鸡的数据对比,以及引进设备后的效益测算等。 他只能调动所有能调用的资源来进行争取。 既然是特区,那就要有点特殊的样子。 接着苏文宸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里,为明天上午的筹备会议做着最后准备。 次日上午10点。 国家计委会议室。 长条形的大型红木会议桌,两侧已经坐满了各部委的派过来的副职代表。 有的甚至是直接领导亲自过来。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。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,映照在写满数字和项目名称的黑板上。 不少人前面桌上的铜制烟灰缸里,都堆积着一些半熄的烟头。 由于苏文宸座次靠后,前面他也是见识了一轮轮各部门之间的唇枪舌剑。 “下一个,工业部代表!” 听到这话,一个中年人整了整衣服站起来说道。 “各位领导,同志们,我们工业部这次申请在东北工业基地那边,引进一套西德的高精度无缝冷拔钢管生产线。” “这是我们的初步收集的资料,如果能引进这套设备我们国内的特种钢材冶炼技术,会有很大的突破。” “我们工业的基础材料水平,也会提升一大截。” “我们的军工,还有机械制造,都能因此受益。” 工业部代表的话一说完。 上首的计委领导翻了翻对方的材料。 “你们都什么意见?” 听到这话,坐在他对面的能源部门代表就率先打断道。 “我认为这件事不急迫,上面写的冷拔钢管数据确实优秀。” “但是问题是我们的基础钢材才有多少?” “就算引进回来了,一年能生产多少?” “一些普通的机械制造,是否有必要使用这个高端的钢管。” 对方听到这话,脸上明显有些不满意,立刻说道。 “老刘,情况是在变化的。” “我们最新调研发现,这套设备对于提升精密轴承钢管的制造工艺至关重要,甚至在石化勘探这种领域也有很大潜力。” “对你们能源相关领域也有很大影响。” 听到这话,前面能源部代表张了张嘴,想说点什么。 不过最后还是沉默了。 但是另一边前面挂着轻工部桌牌的一个干部站起来,他语速很快。 而且非常直接道。 “老高,咱们都清楚,现在每一笔外汇都是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。” “你说的高端装备领域应用,确实重要,但那是七五,八零,甚至是八五以后的规划,甚至更远的目标了!” “而眼下,我们下面的轻工部门等着各种化纤原料下锅,已经等着眼珠子都红了。” “你这套钢管线是很先进,但比起解决当下,最急迫的民生和基础工业需求问题,它是不是显得有点锦上添花了?” “我认为你这个项目,完全可以列入储备项目序列,在急迫性上完全可以等等。” 他的话引起会场一片低低的议论声,很多人默默点头。 工业部代表的脸色有些涨红。 直接看向计委李振林主任,后者眉头紧锁,顿了顿继续道。 “暂时列入储备项目序列,后续等七五计划时候再看情况。” 显然他也认可前面代表的反驳。 由于前面刚刚经过一轮激烈争论,所以坐在上首的计委领导直接强调。 “这次外汇就这么多,所以每一份外汇指标却必须像一个拧紧的水龙头,我们每一滴都要精打细算。” “所以这次引进的项目,主要是引进对国家对人民帮助大的,后续收益高的项目。” “那些有待改良的项目,放在后面我们得趁这个窗口期,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。” “已经有了,或者是不急迫的,先放在后面再说。” “下一个,黄淮海特区代表!” 听到这句话,苏文宸精神一震。 连忙也整理一下站起来。 而且从现在特区的名称也能看出来,经过半年多的发展。 上面对特区的称呼,也从原来的盐碱地治理特区,慢慢转变成了黄淮海特区。 显然这代表他们特区,已经进入上面规划的版图了。 这也代表,上面也属意在黄淮海这片,规划一个中心城市,带动附近区域发展。 想到这里,苏文宸连忙起身已将准备好的《特区农业现代化配套引进方案》分发下去。 “各位领导,我们特区这边申请引进四项跟农牧相关的生产线项目。” “首先是一整套大型化肥生产线,包括合成氨反应塔和尿素造粒塔。” “第二项是大型饲料氨基酸生产线!” 苏文宸话音刚落,前面被反驳了一脸的工业部代表,直接看着苏文宸发下去的资料,质疑道。 “你们特区这是来吃大户了啊!” “开口就是四种项目,前面化肥厂我就不多说了,前面才刚给你们农业口,一下子引进了十几条。” “我就先说这个引进饲料厂?” “还是大型饲料厂?” “你那个说的什么氨基酸我不懂,但我知道一点,咱们国内总共才多少畜牧场?” 第(1/3)页